1、关键控制点的定义
关键控制点(CCP)的定义是能够施加控制,并且该控制对防止或消除食品安全危害或将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是所必需的某一步骤。
2、确定关键控制点应注意的问题
① 要区分关键控制点和控制点。
控制点是指食品链中,能够控制生物、化学、物理因素的步骤或工序。而只有某一点或某些点被用来控制显著食品安全危害时,才有可能被认为是关键控制点。因此可以说,关键控制点肯定是控制点,但并不是所有的控制点都是关键控制点。
②要明确关键控制点和危害的关系。
a.CCP是HACCP计划中列明的、需要加以重点控制的点、步骤或过程。CCP是用来控制显著危害的。
b.一个关键控制点可以控制一种以上的显著危害,例如加热既能控制细菌所引起的危害,又能控制某些病毒和寄生虫所引起的危害。
c.几个关键控制点可以用于控制同一种显著危害,例如在蒸熟的汉堡饼中控制病原体,如果蒸熟时间取决于饼的厚度,那蒸熟和制饼的步骤都被认为是关键控制点。
d.生产和加工的特殊性决定关键控制点的特殊性。因为危害及其控制点可以随下列因素变化:生产线、产品配方、加工工艺、设备、原辅料、卫生和支持性程序。所以,一条加工线上确定的某一产品的关键控制点,与另一条加工线上的同样的产品的关键控制点不同。
e.有时同一个危害可能由HACCP计划和操作性前提方案共同控制,如HACCP计划控制病菌的杀灭,操作性前提方案控制病菌的再污染等。
③显著危害所介入的那个步骤,不一定是CCP,因为随后的步骤或工序可能控制该显著危害。CCP应是控制显著危害最有效的点。
④应该根据已确定的控制措施确定关键控制点。如果控制措施的识别和评定不能确定关键控制点,则潜在的危害须由操作性前提方案来控制。
⑤在某些产品加工中可能识别不出关键控制点。
⑥CCP不要太多,太多就失去了重点,反而会削弱CCP的控制作用。根据美国FDA的推荐,一般只需3~5个CCP。
3、确定关键控制点的原则
如果显著危害在这一点(或这一步骤/过程)不能得到控制,那么以后就没有控制该显著危害的方法了,则该点(步骤/过程)一定是关键控制点。以下各点可被认为是关键控制点:
①当危害能被预防时,这些点可以被认为是关键控制点。
a.通过控制原料接收来预防病原体或药物残留。
b.通过对配方或添加过程的控制来预防化学危害。
c.通过设计配方或添加配料抑制病原体在成品中的生长,例如调节pH值或添加防腐剂。
d.通过冷冻贮藏或冷却来抑制病原体生长。
②能将危害消除的点可以被确定为关键掉制点。
a.在蒸煮的过程中,病原体被系死。
b.金属碎片能通过金属探测器检出。
c寄生虫能通过冷冻被杀死。
③能将危害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点可以被确定为关键控制点。
a通过人工挑选和自动收集使外来杂质的引入降低到最低程度。
b,通过从认可的种植基地、养殖基地、安全水域获得原料,使某些微生物和化学危害被减少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