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1、运行策划有无确定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2、有无形成产品和服务的流程?流程是否清晰?有无确定相应的关键和特殊过程?
3、有无过程和产品的接收准则?接收准则是否适宜、符合要求?
4、有无策划产品和服务过程运行所需的资源?资源是否包含了设施设备、计量仪器设备及相关的人员配备等?
5、有无实施过程控制?
6、过程控制的成文信息有哪些?是否包含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的相关阶段的情况?
7、有无外包过程?控制手段是否适宜?
8、有无变更情况,是否进行评审?策划是否适宜?
8.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8.2.1顾客沟通
1、与顾客有无进行售前沟通?是否包括了有关产品和服务的信息?通过什么方式沟通产品和服务的信息?
2、有无顾客反馈情况?如何处理顾客的问询的?
3、合同或订单变更有无进行沟通?沟通方式是否合理?
4、有无顾客抱怨或投诉的情况?如何处理的,处理结果是否满意?
5、与顾客沟通中的紧急情况有无有效处理措施?
8.2.2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
8.2.3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
1、是否需要合同/订单评审的管理制度?
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是否包括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组织认为的必要要求;其他认为必须的要求?
3、合同/订单有无进行评审?评审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4、合同/订单评审内容是否满足要求?
5、有无网络销售的情况?销售过程是否满足要求?
6、合同/订单评审有无成文信息?
8.2.4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
1、合同/订单更改有无要求?
2、有无合同/订单更改的情况?更改后有无进行评审?如何处置?
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8.3.1/8.3.2 设计和开发策划
公司是否建立和实施设计开发过程?
1、是否对每一项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行了策划和控制?是否符合产品的特点?
2、策划输出是否形成了文件?其法律内容是否确定了设计开发阶段和进程、各阶段活动(含评审、验证和确认)的内容?
3、是否明确了开发活动中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4、设计过程中不同之间小组的接口管理是否明确职责分工?沟通和衔接是否有效?
5、策划输出是否随设计进展适当予以更新?
8.3.3设计和开发输入
1、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设计开发输入是否有规定?形成何种文件?有关输入是否保持其记录?
2、 是否明确了输入的内容,其中包括:产品功能和性能要求,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适用时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设计和开发所必需的其他要求?
3、输入的充分性与适宜性是否进行了评审,以保证其完善、清楚且不自相矛盾?
8.3.4设计和开发控制
1、是否按规定在适宜阶段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的评审?
2、是否评价了该阶段的设计开发的结果有满足要求的能力?
3、是否能在评审中识别和发现设计中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必要的措施,以期有效解决?
4、评审的结果和评审决定采取的措施及其实施的情况是否予以记录?
5、评审参加者是否与设计开发阶段有关的职能代表?
6、是否规定了开展设计验证活动的办法?
7、其验证方法是否适当,足以确保输出能够满足输入的要求?
8、验证是否有明确的结果并予以记录?
9、验证中发现的问题及任何必要的措施的实施是否予以记录?
10、对设计和开发确认的目的性即确保产品能够规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的预期用途的要求是否明确?是否对施工部门进行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并对结果进行确认?
11、是否按规定在产品交付或实施之前完成?其方法是否适当(不可行者除外)?
12、是否有明确的确认结果,并对确认中发现的问题和任何必要的措施实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8.3.5设计和开发输出
1、设计和开发的输出是否规定形成文件?并对设计输出进行了验证?
2、输出文件是否包含或规定: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要求,为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适当信息、包含或引用产品接收准则、规定对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需的产品特性?
3、输出文件在开发之前是否按规定权限批准?
8.4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8.4.1 总则
1、公司是否识别由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
2、公司是否制定措施对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进行管控?管理制度中是否涵盖了外部供方的评价、选择、绩效监视以及再评价的准则?
3、新供方的选择和合格供方的评价有无按准则的要求进行实施?
4、实施过程中有无问题发生,发生时有无分析采取措施改善?
8.4.2控制类型和程序
1、有无确定对产品的控制方式?有无验证的需要?如何进行验证有无明确?
8.4.3提供给外部供方的信息
1、公司与外部供方沟通之前是否对相关要求进行了确认?
2、公司有无对外部供方绩效的控制和监视的要求?有无实施?
3、公司有无拟在外部供方现场实施的验证或确认活动的要求?
8.5生产和服务提供
8.5.1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
1、组织是否已确定生产和服务的全过程?
2、有无控制生产和服务过程的信息,包括产品特性规范、作业指导书等。
3、使用的设备、测量和监控装置是否满足需要?
4、是否对使用设备进行了有效的维护保养,使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5、是否对特殊过程和关键过程实施了监控活动?
6、人员是否具备条件和资格?
7、产品放行的管理
8、产品和服务交付和交付后的管理?
8.5.2标识和可追溯性
1、在适当时是否在生产和服务运行的全过程规定了适宜的方法对产品进行标识,并实施?
2、当有可追溯性要求时,是否控制和记录了产品惟一性标识?
3、针对产品监视和测量要求,是否有规定并进行识别产品状态的标识?
8.5.3顾客和外部供方的财产
1、是否明确了哪些是顾客财产或外供方财产,包括知识产权,并作出控制的规定?
2、如何爱护和保管顾客财产或外供方财产(包括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供其使用或构成产品一部分的顾客财产或外供方财产)?
3、出现的问题(如损坏、丢失、不适用等)是否做好记录及报告?
8.5.4防护
1、是否针对产品或服务在组织内或到交付预定地点期间对产品符合性提供防护要求和措施?
2、是否按要求对产品或服务及产品或服务的组成部分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已实施适用的防护?
8.5.5交付后活动
1、产品和服务后续的交付活动包含哪些?
2、是否实施与产品和服务相关的服务?交付活动控制是否适宜?
3、是否满足顾客要求?
4、是否收集顾客反馈记录?
8.5.6更改控制
1、生产和服务是否有变更?
2、变更是否留有评审?
3、变更实施前是否有验证或确认?
4、变更是否有批准?
5、变更是否有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
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1、对产品和服务的放行是否有适宜人员的批准,并可追溯?
2、对放行人员授权是否有文件化信息来确定?
3、生产过程中是否进行了规定的自检、互检、交接检?对关键过程对其实施的监视和测量或检验能够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符合验收准则的证据是否形成记录?是否表明经授权负责产品放行的责任者?
4、在产品已满足了各项要求后,方可放行产品和交付?
5、是否实行当产品未能圆满完成之前放行时,除非得到有关授予权人员的批准及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所有策划安排均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得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
6、对产品放行是否做出规定并实施?
7、交付和交付后的服务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并实施?
8.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1、是否规定了对不合格产品的识别、评审和处理控制方法,并明确了控制及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有无分级报告流程?
2、是否按要求开展控制活动,包括:
-----采取措施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
-----经有关人员批准,适用时经顾客批准让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
-----采取措施防止其原预期使用或应用?
对不合格的评审方式是否明确?评审结果是否得到实施?不合格是否得到纠正或再次验证?
3、不合格的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记录包括所批准的让步的记录并保存。
4、对交付或开始使用不合格是否采取措施并实施?是否对处理结果进行检查验收?
5、是否对让步使用、放行或接收由有关授权人员批准或顾客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