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
为有效的对供应商生产、质量、管理及生产过程实施监控,发展维护稳定的供应商,确保供应商提供符合质量要求、价格适宜的产品,与供应商建立起长期稳固的供求关系,特制定本体系。
一、范围
本管理体系适用于为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所有供应商。
职责
质管部
● 负责评估、审核、考评供应商。
● 对供应商产品质量实施检测和控制。
● 对供应商生产过程实施控制。
● 对供应商质量事故下达NCR 报告,并跟踪整改。
● 对问题供应商预警并做出处理意见。
二、技术部
● 项目评审
● 负责新产品制造工艺工装方案审核
● 负责新供应商考察、评估
● 编制《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卡片》
● 解决产品重大技术问题
财务部负责发货产品结算。
三、管理体系
1. 供应商的选择
新供应商
根据新产品或产品结构调整等因素的需要选择适宜的新供应商。
选择原则:遵循质量稳定、低价格、管理好、具有质量管理体系资质、诚信的原则,批量较大的产品尽量选择两家及以上的稳定供应商,以保
证稳定供货和技术创新。
2. 选择程序
1)采购部根据公司安排和实际需求及选择要求向新供应商发出《供应
商调查表》。
2)供应商填写《供应商调查表》完毕,附上以下证书复印件:
● 营业执照
● 组织机构代码证
● 税务登记证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3)质管部在接收到《供应商调查表》及证书复印件等信息后进行评审,
资料评审合格后依据产品关键程度确定是否需现场审核,若需现场审核
的由质管部组织考察审核小组两周内对新供应商进行现场审核并出具
审核报告。
4)经现场审核合格的供应商可直接引入。现场审核不合格的供应商可
以整改一次,整改仍不合格的取消引入资格,市场部需要重新开发新供
应商。
5)资料评审合格不需现场审核的可直接引入。资料审核不通过新供应
商可整改一次,整改仍不合格的取消引入资格,市场部需要重新开
发新供应商。
6) 选定供应商后需要签定《质量保证协议》、《保密协议》。
3. 建立新供应商或潜在供应商档案,供应商档案内容如下:
● 供应商的基本信息(设备、人员)
● 组织机构是否健全
● 是否具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 质保体系是否健全,质保能力如何
● 技术与研发能力如何
● 生产管控能力、产能和商务能力如何
● 成本控制及价格水平
● 诚信度
4. 老供应商
1). 老产品:根据供应商的产能、交期、价格、技术水平、质量水平等因素,
确实满足不了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市场部需要向公司提出申请,
重新选择供应商。
2)供应商的管理
发货检验发现重大质量问题
● 一次抽检30%以上不合格
● 连续2次抽检10%~30%不合格
● 严重铸造工艺、加工工艺及工装错误
对释放CPAR 报告供应商未得到有效整改的,均由质管部向供应
商释放《供应商质量信息联络单》,提出处理意见传递至采购部,
责任供应商需在5个工作日内排查、整改,并在10日内给予有
效具体的整改回复,没有发货产品的除外,待再次下达订单前
按此要求执行。
3)质管部于每月8日前将上月相关供应商质量数据汇总并进行分析。
4) 供应商质量信息分析评价
质管部每月根据相关质量数据对合格供应商排名评价,评价结果
每月10日前审核公布。
5. 考核结果预警机制
1)针对月度排名供应商建立三级预警机制(黄色、橙色、红色)。
a) 黄色警告:检验尺寸超差或其它原因导致批量返工;
b) 橙色警告:一次检验30%以上不合格;
c) 红色警告:出现批次质量问题导致质量事故经整改无效;工厂审
查不合格。
6. 预警转换原则:
1). 一个月内被2次黄色警告或连续2个月被黄色警告或1年内累积
被4次黄色警告者为橙色警告;一个月内被2次橙色警告或连续2个
月被橙色警告或1年内累积被4次橙色警告者为红色警告。
7. 预警处理:
1)被1次黄色警告的供应商限期一个月整改完毕,观察期内质量完全
符合标准时恢复正常检验;经整改失效累积2次黄色警告升级为橙色预
警,必要时质管部将对其进行工厂质量审查,如工厂审查不合格将直接
给予红色警告。
2)月度被1次橙色警告的供应商,列为重点观察对象,采购部给予减
量10%-30%的处理;对于尚处在橙色警告观察期中再次被黄色警告的供
应商,采购部给予30%-70%减量处理。对处在橙色预警期中的供应商,
观察期通过方可恢复正常供货。半年内未出现批次质量问题,从重点观
察对象名单中删除。
3)被红色警告供应商,立即停供整顿,整顿后按新供应商引入程序进
行审查或重新送样检测确认,合格后方可供货,否则从合格供应商中删
除,采购部进入开辟新供应商程序。
8、供应商的交期管理
1)运营部根据客户下达的订单转换成公司的订单格式,及时准确的下达给
供应商。必须做到当天接订单当天下达。
2) 供应商对下达订单有异议时,采购必须及时与供应商进行协商解决;若
供应商对交期却有困难,需要及时与客户沟通争得客户同意进行变
更。变更后及时下达公司格式的订单。市场部与质管部有与供应商
协调接纳订单的义务。
3) 供应商由于不可抗力原因(如产品批废、设备故障、天气、停电等)延
迟交期,运营部必须及时告知客户,取得客户的谅解。
4)供应商连续3个订单批次没有按订单交期完成,有必要更换供应商。
9、供应商的评审
9.1. 质管部每年末需要制定次年的《供应商评审计划》,并按照计划实施
评审。
1)对A 级供应商每2年进行评审一次。
2) 对B 、C 级供应商每1~2年进行评审一次。
3)质管部对供应商进行评审后在5个工作日内向公司提交《供应商评审报告》。
10、供应商的考评
1)供应商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对合格供应商实施考评一次,由考核小组组织考
评,根据评定结果对《合格供方清单》进行修订。
2)考评对象:列入《合格供方清单》的所有供应商。
3)考评办法: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实行评分等级制度,满分为100分,分为A 、B 、C 、D 四个等级,等级如下:
● A 级:85~100分
● B 级:70~84分
● C 级:60~69分
● D 级:59分以下
11、 考评内容
● 交货期(30分)——按订单交期交货完成情况
● 质量 (30分)——不合格品占有率
● 价格 (15分)——同类产品比较
● 配合度(15分)——售后服务、信息沟通与响应速度、对抱怨态
度等。
● 管理 (10分)——管理制度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全过程质
量控制
1)供应商若连续2年被评为D 级供应商,则向公司提交《申请更换供应商报告》。
2)供应商的生产过程控制
3)实施检测前,需要了解供应商的生产过程、生产设备、加工工艺工装等要素。
4)设置供应商生产过程的主要控制点,控制环节。
5)供应商必须按公司要求提供其它相关报告和记录。
6) 客户质量反馈的处理
12、质量抱怨
1)根据客户的质量抱怨,质管部必须在次日向供应商释放CPAR 报告,供应商
在15个工作日内提交CPAR 报告。
2)质管部负责跟踪落实整改结果,并及时关闭CPAR 。
3) 负责此产品的质检工程师必须及时更新《控制图》和《质量卡片》。
3) 负责此产品的质检工程师必须向本部门提交《质量报告》,内容包括:
● 产生原因(自身、工厂原因)
● 改进意见(质检工程师)
● 解决措施
● 跟踪供应商整改结果
13、质量索赔
1)根据客户的质量索赔报告,质管部必须在次日内向供应商释放CPAR 报告,
供应商必须在一个月内提交CPAR 报告,重大质量事故需要向供应商释放8D 报告。
2)采购部向供应商释放《变动联系单》,明确索赔数量或金额;供应商对索
赔数量或金额有异议,质管部负责与供应商商谈索赔事宜。
3)质量索赔若供应商不认可,或不同意承担全部责任,经反复协商无果,质管部将供应商意见向公司总经理上报,由总经理裁决处理意见。
4) 质管部负责跟踪落实整改结果,并及时关闭CPAR 。
14、 供应商质量控制岗位培训
1)质管部根据供应商产品质量管控情况,不定期的对供应商质检岗位进行培训;
2) 质管部负责对供应商质量检查员现场培训,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培训,对质量
有争议时需要相互交流探讨,或由公司对其进行核议;
3) 对重大质量事故,质管部需要到供应商现场召开质量会议,分析原因,研究解决方案,采取应对措施。 |